“建議幼兒園入園年齡低齡化”,這幾天全國兩會政協委員陳小艷在“兩會”中的提案,引發不少網友熱議。
陳委員認為,幼兒園規定兒童滿三歲才能入園,某種程度上制約年輕女性就業,限制女性個人能力在職場上的發揮,建議出臺相關評估標準,在孩子基本自理的情況之下,兩歲或兩歲半入園。
提議的背后,是這幾年全國新生兒急劇減少的現狀。據教育部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幼兒園在園幼兒數達到4805.2萬人,學前教育基本普及。2019-2021年新生兒分別為1465萬、1200萬、1062萬人, 2022年中國新生兒跌破千萬,進入人口負增長時代。如果不進行有效措施,未來幼兒園將出現“關停潮”。
目前全國有地方已經出現了幼兒園“招生荒”,面臨激烈的生源競爭,杭州的幼兒園是否出現這樣的情況?兩歲半的幼兒語言發育不完善,生活能力弱,究竟適不適合托育?對于有托育需求的家庭來說,目前社會上的托育“既貴又少”該如何解決?潮新聞記者采訪了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和杭州市錢江外國語實驗學校附屬幼兒園園長夏媛媛,一起跟大家探討托育這回事。

四年前“入園難”
2016年,國家衛生計生委按照中央統一部署推動實施兩孩政策,全面兩孩政策落地受到社會各界普遍歡迎。據了解,當年新出生人口1867萬,比2015年增長11%。新出生人口中,有45%來自兩孩家庭。
有網友向記者講述自己經歷,她的孩子是2016年出生,說起四五年前托育和上幼兒園,她有親身體會。
2018年,她的孩子兩歲半,當時想找一家普惠型幼兒園托育,結果家附近找遍了都沒有公辦幼兒園肯收。原因只有一個:公辦有托育幼兒園一般只有一個班,且名額只有20個,早已招收完畢。其他附近大部分公辦幼兒園沒有托育。無奈只好選了一家私立教育機構的托育班,但費用相當高,一個月的托育費相當于普通公立幼兒園一學期學費。
而到了2019年秋季幼兒園入園,她又遭受了一把“重創”:所住小區社區只有小學學區,沒有幼兒園學區,家長們只能“自尋出路”尋找幼兒園,周圍很多公辦幼兒園紛紛表示已經“滿員”。無奈之下,只好找到一家民辦幼兒園,不僅要收征收一筆“贊助費”,還得跟同齡小朋友PK面試競爭。最后花了三個月時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讀上了幼兒園。普通幼兒園小班人數一般不超過30人,而這家幼兒園一共招收了6個小班,每個班有33人。
幼兒園入學怎么會沒有學區?這位網友告訴記者,她所在小區社區多年來一直有這個問題存在。當地社區回復,他們只有小學有學區,幼兒園并不在九年制義務教育之內,所以沒有學區。好在2021年,小區附近新造了幼兒園,多年幼兒園入學問題才得到解決。
時隔四年,如今幼兒園卻陷入了招生困境,從幾年前的“入園難”“入園貴”到眼下的“一孩難求”,直接原因是適齡幼兒驟減和出生率下降。我國2019年、2020年、2021年出生的幼兒比2016年、2017年、2018年出生的幼兒少1444萬。根據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21年全國學前教育在園幼兒4805.21萬人,而 2019—2021年三年出生的幼兒100%進幼兒園,也只有3727萬人,幼兒園學位將“多出”將近1100萬個。
杭州還未出現“招生荒”
去年4月,浙江省教育廳印發《浙江省幼兒園托班管理指南(試行)》的通知,面向浙江省范圍內各級各類幼兒園2—3歲幼兒實施全日制托班,入托年齡原則上為24個月及以上,每班人數不超過20人,幼兒與保教人員的配比不高于7:1。
在杭州市上城區,目前已有8家公辦幼兒園開設了春季托班招生計劃。杭州市錢江外國語實驗學校附屬幼兒園的夏園長告訴記者:“目前我們幼兒園對應的學區沒有出現‘招生荒’的情況,不過從去年9月開始,我們開設了一個托育班,每個班名額是20人,今年春季,我們又新開了兩個托育班,這樣加起來一共是三個托育班,這在往年是沒有的?!?/span>
2歲或者是2歲半的孩子是否適合托育呢?夏園長給出答案?!皨胗變旱陌l展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孩子在入托時語言發展不完善、生活能力弱需要教師有更多面對面,或者一對一個別照護。一般我們會按照寶寶的月齡編班,如以25—30個月,31—36個月編班,縮短同班月齡的間隔,幫助教師更好掌握嬰幼兒成長教育。另一方面,來到幼兒園集體生活的嬰幼兒也為自身的成長創造了機會與條件。在老師的照護下,他們能在其特定的環境中,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實現與小班自然銜接?!?/span>
而對于家長關心的托育費用問題,夏園長也說到了:“根據杭州市幼兒園收費相關標準和托育普惠政策,以浙江省二級幼兒園為例,目前一個月的保育費是928元。按照一個月20天計算,每天的保育費大概在46元左右?!?/span>

推動托幼一體化,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
是否在幼兒園開設3歲以下托育,推動托幼一體化,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看來,答案是肯定的。
在他看來,應對出生人口減少,建立生育友好型社會,做好發展普惠托育、學前教育的頂層設計,避免出現幼兒園關停潮,是當下我國幼兒教育迫在眉睫的事情?!耙浴@小班’與托幼兒一體化,提高學前教育質量,以此減輕家庭的養育成本”。熊丙奇說。
他坦言,目前我國適齡幼兒減少,按照以此下去,部分幼兒園關停將不可避免發生。這是按當前的幼兒園班額,以及學前教育模式作出的判斷。但如果以此為契機,提高幼兒園建設標準,推進“小園小班”建設,提高師幼比,并推進托幼一體化,把2—3歲幼兒的托育納入幼兒園,就不會出現幼兒園關停潮。
我國當前的學前教育專任教師為319.10萬人。由于幼兒出生人口減少,很多幼師擔心自己的職業前景,如果幼兒園關門,那幼師也就將失業?!八麄円吹缴鐣缃虣C構再就業,要么轉行。從師幼比看,我國當前學前教育的專任教師師幼比是偏低的,只有1:15,而發達國家這一比例則是1:10、1:9,甚至1:7”。
師幼比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幼兒園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學前教育的保教質量?!叭绻褞熡妆忍岣叩?:10,幼兒園的教師并不會多出來,這會給幼兒教師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當然,這需要加強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對民辦普惠園的扶持力度,如果按在園幼兒數來進行扶持,那幼兒減少,民辦普惠園的收入就大大減少,進而會減少聘用教師”。
熊丙奇告訴記者,我國目前城市3歲以下嬰幼兒在各類托育機構的入托率僅為4.1%?!丁笆奈濉惫卜找巹潯诽岢?,到2025年,努力實現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到4.5個,即總托位數630萬個。
熊丙奇說:“要讓幼兒園招收2—3歲幼兒成為一個制度性的舉措,有必要借鑒上海的做法,對推進托幼一體化進行立法,去年,上海制定《上海市學前教育與托育服務條例》,其中進一步明確了學前教育與托育服務以政府主導,以提供普惠性服務為主體的原則。該《條例》將學前教育與托育服務合并立法,統籌推進學前教育與托育服務一體規劃、一體實施、一體保障,進一步完善學前教育與托育服務體系?!?/span>
從發達國家發展普惠托育看,普遍采取的是把2—3歲幼兒納入學前教育的做法,因為2—3歲孩子的托育,已不只是看護,還具有了早期教育的功能。因此他認為推進2—6歲學前教育是適當的。
最后熊丙奇呼吁:鼓勵幼兒園招收2—3歲的幼兒,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應根據區域內幼兒園的學位情況,確定新的幼兒園班額,把“多出”的學位用于招2—3歲幼兒,對幼師進行適應托育的相應培訓。同時,對幼兒園招收的2—3歲幼兒,給予一樣的生均經費撥款,保障幼兒園的辦學經費?!斑@是一筆十分劃算的投入,既避免幼兒園關停,又全面解決2—3歲孩子的托育,并整體提高托育和學前教育的質量”。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