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感覺自己虛的時候呢,就喜歡進行一些進補,有的是吃一些滋補品,營養湯,有的是泡點黃芪、石斛當茶喝,還有的會吃地黃丸去補腎,但是真正從中收益的,幾乎沒有多少人,為什么呢?主要還是沒有分清體質,鑰匙對不上鎖,怎么補都沒用,甚至還可能把鎖給弄壞。今天和醫生教你兩點,辨證看待腎陰虛還是陽虛。

如何簡單準確的判斷是陰虛還是陽虛呢?
首先我們可以從癥狀來看
簡單來說呢,陽虛就是體內陽氣虛弱,我們體感上會有寒像,比如說在同樣的環境下呢,你會更怕冷,或者是四肢冰涼,很難暖熱,然后呢,你還會容易感到疲勞乏力,容易出虛汗等癥狀,常出現在脾胃不良,經常勞作,或者是氣虛人群,形體上呢,身體稍微胖一些的人群,這些更容易發生陽虛的問題。

而陰虛呢,就是內熱,陰氣不足,我們體內的津液、體液,精血都屬于陰,陰氣不足呢,就容易產生內熱的癥狀,比如說胸悶發燥,潮熱盜汗,手心腳心發熱,骨蒸怕熱,那這陰虛的問題呢,常常發生在熬夜、體瘦,久病未愈的身上。

其次我們可以從舌像上來看
陰虛的舌像通常都偏紅,舌體偏瘦,然后呢,舌苔少,或者看著跟缺水一樣。

陽虛舌像呢,整體比較胖大,舌苔發白,舌體水潤,舌頭顏色呢,比較淡一些。

陰虛陽虛的患者如何進補?
簡單來說,陰虛可以參考一個六味地黃丸,那如果說你內熱的嚴重更加嚴重一些呢,可以參考一個知柏地黃丸,那如果說,腎虛的稍微多一些呢,可以參考一個大補陰丸,平時呢,也可以揉按我們腳上的復溜穴和太溪穴。

陽虛的患者呢,如果是寒像多一些,可以參考一個桂附地黃丸,那如果說引起了部分的白痰,水腫,比如說眼睛浮腫,下肢陽虛水腫,這個時候可以參考一個金匱腎氣丸,那如果說虛的比較狠了,陽衰無子,身體早衰,可以參考一個五子衍宗丸,平時呢,可以多艾灸一下我們的關元穴和命門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