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人們都有一種觀念——內衣褲和襪子不能放洗衣機一起洗,認為襪子和內褲都臟,容易交叉感染。
那么事實是不是如此呢?
我們先來看看內褲和襪子上可能存在的細菌。

1
內褲和襪子,到底哪個更臟?
我們都知道,穿過的襪子總有一股酸爽臭味,這是由于襪子沾上了腳部汗腺分泌的汗液,主要成分有水、鹽、乳酸和尿素。
此外,穿過的襪子上還會有一些細菌以及皮膚角質等。如果有腳氣的話,襪子上可能也會有真菌存在。
但如果沒有腳氣等感染性疾病,襪子上的“臟東西”大多是正常的體表常駐菌及其代謝物,危害不大。

至于內褲,從某些方面來說,它確實比襪子臟多了!穿過的內褲,不僅帶有私處的細菌和分泌物,還沾有尿漬和糞便。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微生物學家做過一項研究發現,平均1條內褲上有0.1g的糞便、1000個寄生蟲包囊,還有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甲肝病毒、輪狀病毒等多達100億的細菌和病毒。
也就可以說,內褲是身體各種排泄物及其寄生病菌的“大本營”!

2
放一起洗,會交叉感染嗎?
一般情況下,襪子和內褲放到一起洗,不會出現交叉感染。原因主要有3點:
1微生物難以大量繁殖
因為襪子所帶有的細菌往往都是身體表面存在的正常定植菌,即使轉移至皮膚其他地方影響也不大。另外,這些細菌生存環境比較苛刻,需要密閉潮濕,一般在其他部位難以大量繁殖。
2大部分微生物會被洗掉
用洗衣機充分清洗,本身就可以將大部分微生物清洗掉。德國波恩大學的研究發現,衣服在20.5℃的水中機洗15分鐘,可以去掉超過95%的微生物。更何況,衣服洗干凈后還要晾曬或烘干,微生物基本已經無所遁形了。

3皮膚的屏蔽作用
對于大部分皮膚屏障功能完整的健康人群來說,即使有少量微生物得以幸存,我們的皮膚也可以抵擋。
看看你是否滿足混洗條件
①健康的足部皮膚,足趾間有縫隙,能夠保持干燥,足部無脫皮、脫屑、水泡,雖然有味道,但是因為與外界接觸得少;
②無泌尿系統和生殖系統感染性疾??;
③內褲和襪子每日更換;
④衣服洗完后能迅速曬干甚至烘干。

3
這4類人,一定要分開洗
建議以下特殊人群的內褲和襪子分開洗,其皮膚和免疫系統可能無法抵擋病菌:
①化療后免疫力低下的病人;
②銀屑病等免疫性皮膚疾病患者;
③嚴重腳氣或灰指甲等真菌感染患者;
④嬰幼兒。
腳氣會傳染到隱私部位嗎?
會有影響。腳氣在醫學被稱為“足癬”,主要是通過接觸真菌感染引起的一類疾病。
真菌不僅會侵犯手腳導致甲真菌?。ɑ抑讣祝?,侵犯隱私部位會導致股癬(爛褲襠)、女性霉菌性陰道炎等,其臨床表現是瘙癢、脫屑、龜裂、水皰、白帶呈豆腐渣樣。

4
手洗比機洗更干凈嗎?
2009年,日本花王公司調查了部分中國城市家庭的洗衣情況,發現超過90%的家庭選擇單獨手洗襪子和內衣。2015年,萬維家電網的一次調查也顯示近一半人選擇手洗內衣。
由此可見,手洗內衣在中國仍然是大部分人的選擇。但是手洗真的比機洗更干凈嗎?
事實上,內褲正確機洗后,比手洗更加干凈衛生。目前污物的去除效果更多取決于洗衣粉或洗衣液中表面活性劑的功效,不然即使手搓得再用力,一些脂溶性的污漬也是難以去除的。
我們一起來看看,機洗到底干凈在哪里。

1高溫
溫度持續60℃以上半小時,就可以讓大部分致病細菌聞風喪膽。
2漂洗
機洗每次漂洗前都會充分甩干,所以沖洗干凈洗衣液的概率比手洗要大太多了。
3甩干
機洗最后的甩干操作,又進一步降低微生物的繁殖。手洗難擰干,內褲水分多,潮濕時間久,給后續落上的菌群帶來繁殖空間。

但這里也有一個前提,要時常對洗衣機進行清潔消毒。
5
正確洗衣服,牢記這4點,少生病
1洗衣機定期清潔
國內很多洗衣機的定期清潔都做不到位,比較推薦大家2~3個月對自家的洗衣機進行一次殺菌消毒。

2臟衣物不過夜
臟衣物換下來后盡快清洗,最好不存放過夜,以免細菌越來越多或污垢固化。
3充分晾曬
洗完衣服后一定要放在太陽下晾曬,紫外線可以殺滅衣服上殘留的病菌。如果實在曬不著太陽,或是陰天的情況下,也應該將衣服掛在通風的地方自然晾干。
4流動水沖洗
手洗內褲時,不要一直將內褲泡在盆里沖洗,要用流動的水充分沖洗,將肥皂沫沖洗干凈,不然時間長了內褲會發硬,也不利于健康。

(我是大醫生官微)